来源:外语学院
张纪鸽,半岛官网在线登录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二十多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坚守初心,满怀热情,在三尺讲台上书写教书育人的诗篇。
严谨治学,平易待人
在张老师眼里,做一名好老师,不仅仅是把教书育人当作一份工作来做,而是要一丝不苟地、用心去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从教二十余年,她认真上好每一门课,带好每一届学生。每上一门课,她都从了解学生的状态、需求着手,结合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她鼓励学生参加和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例如全国写作比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等,耐心细致地指导参赛学生,她指导的学生多次在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学生论文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她在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从选题到结构都仔细把关,甚至对于语言表达也字斟句酌,帮助学生写好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份答卷。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仅体现一个学生的专业素养,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将会对学生的专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研究生入学,她便和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督促学生按计划完成每一阶段的学业和工作。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她的学生深切体会到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付出一定会换来答辩时刻的成竹在胸、从容不迫。张老师用她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着她的学生,外应研究生诗艺荣在毕业后坚持不懈,于2023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
工作中的张纪鸽老师
在学生的眼里,张老师对待他们的学业似乎严格的有些教条,但是对待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则平易近人。2021级研究生入学后,她在和学生讨论选题时,学生突然说道:“张老师,我听学姐们说您可严格了,但是在和您相处的过程中,觉得您特别温和,感觉我就像您的孩子。”张老师说她采用的是典型的课堂内、外双标准,课堂上,学生对于她是具有成熟的思想,能够平等交流、沟通的成年人,作为老师该做的是启发学生做深度的思考;走出课堂,学生们是离开父母、正在求知成长的孩子,他们需要的是关爱和引导。正因为在不同场合赋予学生以不同身份,她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严谨而不教条、严格而不生硬。
生命有限,学海无涯
张老师深知传道、授业、解惑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知识更迭日新月异的今天,因此,自我增值是她在教师职业中从不曾放松的事情。她选择以开放和好奇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专业发展。她始终保持对知识的热情和追求,尽可能地利用每一刻,去探索,去学习,去理解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在文学方向各门课的教学中,她从来都没有放松对经典的探索,也时时关注中外文学创作与批评的动态。对于她喜欢的莎士比亚、艾略特、福克纳,等作家,她系统阅读了他们的作品和相关研究;对于新时期的中、外作家,也有广泛阅读。近几年来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关注使她能够通过中西文学和文化的对比,实施课程思政。她认为文学课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非常有利的平台,通过中、西文化和文学的对比,学生们才能感受到中国语言和文学的美,并深刻领会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如此,才能担起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的重担。
在日常的教学中,她会利用各种新的教学工具和技术,希望通过这些新的方式,让学生们能更深入、更生动地理解和欣赏外国文学。她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提升综合人文素养。
她坚持参与学术研究,探索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视角,因为唯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教师的专业性和吸引力,才能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助他们一臂之力。
与时俱进,未来可期
在课堂上,张老师倾注了无数的热情与期待,她深知,眼前的学生们正处在生命中充满希望和挑战的阶段。教师的职责之一便是助力学生们能把握住未来的机遇,迎接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她希望她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课堂上的张纪鸽老师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去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她希望通过文学学习,能持续引领学生们的思考,培养起他们的判断力,开阔他们的视野,深化他们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课外,张老师是亲切、耐心的长辈。她相信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一定可以传递下去,她对学生的倾注的关心和爱护一定会在更多的孩子们求学的生涯中产生新的力量。
总的来说,新时期的教育事业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张老师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她相信,只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探索和学习,就能与时俱进,看到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